上傳作品
|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行業資訊>由淺入深學習ISO(感光度)

由淺入深學習ISO(感光度)

作者: 新時代攝影網
發布時間: 2021-10-08
瀏覽量: 972

以by28a為例,我們將閃光燈的感光度設為相機iso的兩倍(比如相機iso100、閃光燈iso400)。相機采用光圈優先曝光,相機選擇的光圈要和 閃光燈上設置的光圈一致。按照天空的亮度入行曝光,經過閃光的照明陰影區的人臉亮度通常比天空的亮度低一檔,照片整體的光比非常合適。


感光度的存在有什么意義?


很多人拍攝昆蟲都喜歡拍攝一張 “全身” 照,其實,這樣的畫面很難表現出新意。拍攝昆蟲最重要的是抓住它最鮮明的外形特征,并以特寫畫面加以突出、放大,這會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論是低照度環境下的拍攝,還是用高速快門定格運動瞬間,你都少不了對ISO的掌控。如果你的新手,那你必須要了解下ISO的知識;如果你覺得對ISO已經有足夠的認識,那你會大吃一驚的發現居然有這么多你不知道的……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光圈的調整上。 好比你正在用1/250秒、ISO100、f/8的組合拍攝一張風光照,你發現景深有點兒淺了,畫面很多地方還是虛的,不在景深范圍內。但是你又沒有攜帶三腳架,降低快門速度進而縮小光圈的話容易手抖,把畫面拍虛掉。所以你可以提高ISO到200,這樣你就可以使用f/11的光圈而不用降低快門速度。

拍攝螳螂這類體型修長的昆蟲經常會采用斜線構圖。這樣的構圖方式能夠給人立體感,增強畫面的空間感和透視感,也使畫面更具動感和活力。拍攝數據:f/13, 1/250 秒,ISO 100,焦距 90mm

拍攝昆蟲是走進自然的絕佳途徑。在鏡頭中感悟生命的真諦與動人,是昆蟲攝影帶給每一位微距愛好者的最大收獲與滿足。


我們可以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你正在拍攝一場籃球運動,你使用了f/2.8 的光圈跟ISO100的設置,相機自動測 光后告訴你需要的快門速度是1/250 秒。這個快門速度拍攝高速運動的籃球手顯然是會虛掉的,而光圈已經是最大了,沒法再調整了。所以你可以把ISO 從100提高到200,保持光圈不變,那么你就可以使用1/500秒的快門速度了, 當然,你也可以繼續提高ISO到400乃至800,以便于使用更高的快門速度來凝固運動的瞬間。

人類總是對未知的世界抱有極大的興趣和莫名的敬畏,微距攝影因而充滿了讓人難以抗拒的魅力:它可以捕捉到一些用肉眼難以觀察的畫面,換一種視角呈現出微觀世界的奇妙和精彩。

1. 常見的補光措施

為什么我不能時刻使用最高感光度拍攝呢?


拍攝落日時,要對落日上部測光,但是不能讓太陽出現在你的取景器中。如果想讓日落看上去比實際晚一小時,可以在曝光補償中減一檔。


另外,使用微距鏡頭的自動對焦功能時,常常會出現 “拉風箱” 的情況,對焦速度很慢。如果使用反接鏡頭或者沒有電子觸點的廉價近攝接圈,鏡頭和機身之間的電路被隔斷,也意味著無法自動對焦。


微距拍昆蟲最大的挑戰在于精準的對焦,雖然數碼單反相機提供了強大的自動對焦功能,即使在弱光環境中拍攝,也可以啟用自動對焦輔助燈完成對焦,但是在微距攝影中,可以清晰對焦的范圍非常有限,只要昆蟲稍微移動一點位置,就很容易脫焦;即使昆蟲不動,也需要保證相機不動,有時候,僅僅是一陣微風,都可以輕易毀掉一個畫面。

 灰板是拍攝的利器??墒侨绻砩蠜]有灰度板怎么辦呢?可以將手背(手心太白,手背顏色接近臉部)攤開面向陽光,對手背入行測光,然后加一檔曝光。



  一般曝光補償都是用在自動或者半自動曝光模式中的,如果是全手動曝光模式,很少采用曝光補償,因為依靠快門和光圈的調節,也可以改變進光量了。


3. 逆光表現昆蟲剔透的質感

昆蟲與人類一樣會相互溝通和交流,抓住它們表現出的與人類特性相似的瞬間,會讓昆蟲顯得更有靈性。不要只滿足于拍到一兩張清晰的照片。細心觀察,耐心守候,從不同的角度多拍幾張,等到精彩瞬間的幾率就會大增。


方法二:這在拍攝體型較小的昆蟲時特別常用。例如拍攝金花蟲,遠距離拍攝它往往在畫面上顯示得不夠大,這需要先將鏡頭調整到最近對焦距離,然后依靠移動身體調整機位,直到找到清晰的焦平面后按下快門。并且,這樣的拍攝方式更容易按照預先設計的方式完成構圖。


選擇A擋


  這種構圖形式,是假設把畫面的長寬各分為三等分,把相交的各點用直線連接,形成“井”字形。被攝主體不是位于畫面的正中,而是被安置在組成井字的縱橫線條的交叉點上,整幅畫面顯得既莊重,又不拘謹,而且主體形象格外醒目。



光線的選擇和控制


拍攝這只螞蟻時,鏡頭與螞蟻的身體保持平行,更清晰地展現螞蟻和露珠的細節。同時,要注意對昆蟲的眼睛對焦,通常,昆蟲的眼睛是否清晰是衡量照片成功與否的標準。拍攝數據:f/14, 1/250 秒,ISO 100,焦距 90mm

普通的外接閃光燈是比較通用的閃光光源,價格相對低廉,不拍昆蟲時,也可以用于拍人像等,是普通攝影愛好者通常選擇的補光光源。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直接使用閃光燈拍攝,容易使昆蟲身上某些部位光線過硬而失去細節,因此,有必要在閃光燈上加裝柔光罩,使昆蟲受光均勻。


注意控制極淺的景深



所以你會發現,ISO的使用更多時候是基于正常曝光這個前提下,與光圈、快門的一個權衡。當然,現在相機傳感器跟圖像處理技術的進步非常之大,對于2011年以后出的大多數新機型,只要ISO不超過 1600,基本都看不出明顯的噪點的。諸如EOS 5D MARK III或者是EOS 6D這樣的全畫幅相機,你甚至可以用到6400乃至更高。



除了通過相機菜單選擇拍攝模式以外,你還可以通過撥動撥輪將ISO設置調節到“A” 擋位,也就是自動擋。如果在一個光線變化比較大的環境下進行拍攝,利用相機的自動 ISO設置會極大地方便你的創作。


斜線構圖是避免畫面呆板的重要手段,這種構圖方式是把昆蟲安排在對角線上,通過空間的變化,使畫面產生強烈的活力和動感。


2、相機感光度的設置技巧




如果提高 ISO 值,則可能使畫面上出現明顯的噪點。如果使用三腳架保持穩定,拍攝的機動性就會大打折扣。因此,在微距攝影中,解決光線的問題非常重要。





為了獲得適當的景深范圍,微距拍攝昆蟲常使用 f/10-f/14 的小光圈。在這幅作品中,采用了 f/13 的光圈才能讓蜉蝣肢體適度地保持清晰。如果光圈過大,很可能畫面中連昆蟲的頭部都不能完整而清晰地呈現。拍攝數據:f/13, 1/250 秒,ISO 100,焦距 90mm

光線損失對于微距攝影非常不利。為了獲得正常的曝光,往往需要使用更低的快門速度以獲得充足的進光量。這就容易因為抖動或快門速度不足使畫面模糊,導致拍攝失敗。


2. 對角線構圖增強畫面的活力



拍昆蟲時,最佳的補光方式是使用外接閃光燈、環形閃光燈或者雙頭閃光燈這類外接光源。它們可以單人獨立操控,減弱曝光時的抖動或昆蟲運動帶來的影響,提升快門速度更好地捕捉到昆蟲的動作。同時,也能夠獲得更大的景深。



因此,為了獲得適當的景深范圍,微距攝影拍攝昆蟲常常會使用 f/10-f/14 這樣的小光圈拍攝。即使在這樣的光圈設置下,仍然可以得到很好的背景虛化效果。


  一般來說,CCD并沒有辦法像人眼一樣會自動修正光線的改變,而只能以不同場合下默認的“白色”平衡其他顏色在有色光線下的色調。如果數碼照片會有色偏的現象,就是因為沒有正確調整白平衡。白平衡有多種模式,適應不同的場景拍攝,如:自動白平衡、鎢光白平衡、熒光白平衡、室內白平衡、手動白平衡。




  (4)斜三角形構



ISO、光圈、快門這三者具體如何使用其實是很有學問的,滿足曝光需求是最為基礎的,在此基礎上,這更多的是 基于創作目的的各種權衡。光圈決定了景深,快門則在很多時候可以決定你的拍攝手法——搖拍、慢門、高速定格等等。在滿足這些條件的基礎上,盡可能使用較低的ISO以獲取更佳的畫質。



3. 強化最具個性的鮮明特征



多數相機都會有自動ISO這個選項,讓我們來看看如何設定它吧。


清晨,草叢中的溫度還很低,滿身露水的昆蟲要等太陽完全升起后吸收足夠的熱量,才會開始一天的活動。此時,可以非常輕松地靠近拍攝,自如地調整光線和拍攝角度。拍攝數據:f/16, 1/250 秒,ISO 100,焦距 90mm

  自動曝光是數碼相機根據光線情況,自動分析并選擇曝光強度的一種曝光方式,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傻瓜式操作。這種方式沒有任何技術性可言,一切都依靠數碼相機自動識別。根據拍攝現場光線的具體情況自動設置所使用的光圈和快門速度。當光線不足時,相機將自動打開機內閃光燈。在一些新聞報道和突發事件中為了搶時間,一般都采用自動曝光。






自動ISO會根據快門與光圈的組合自行匹配相應的ISO出來。當然,你是可以在菜單中設置自動ISO的上限的,建議根據不同機型噪點控制的強弱,自由選擇。對于2011年以后上市的多數機型,至少可以設定在3200。




拍昆蟲的最佳時機


昆蟲在交配時反應比較遲鈍,攝影師更容易拍攝到精彩的作品。如果你不知上哪兒找昆蟲,不妨多留意一下花朵。昆蟲在花朵上取食的時候,警覺性也會降低,可以更容易地接近它們,大大提升拍攝的成功率。


  4、灰板法則18%中灰版


清晨的小溪、小河等水源附近,昆蟲翅膀上凝結了露珠,在露水蒸發之前,它們行動緩慢,這是我們絕佳的拍攝機會。此外,盛夏的雨后,昆蟲的翅膀沾有雨水,活動能力明顯降低,也是很好的拍攝時機。


ISO的計算公式為S=0.8/H(S感光度,H為曝光量)。從公式中我們可以看出,感光度越高,對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ISO 200的膠卷的感光速度是ISO100的兩倍,換句話說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ISO 200膠卷所需要的曝光時間是ISO100 膠卷的一半。






清晨和傍晚的光線非常柔和,這時拍昆蟲,不會在畫面上出現過于明顯的陰影。很多昆蟲的翅膀、身體都是半透明的,你可以嘗試拿掉近攝接圈和閃光燈,采用逆光、側逆光拍攝,很好地表現出昆蟲的輪廓和半透明的質感。







我們已經知道,拍攝照片時使用的光圈越大、焦距越長、拍攝距離越近,畫面的景深越淺,背景越模糊。







數碼時代,成像是通過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實現的。而負責這一過程的就是相機的傳感器(CMOS或者CCD), 而數碼時代感光度的意義其實就相當于傳感器的敏感程度,感光度越高,傳感器越敏感,相同畫面亮度需要的光線就越少。


也不完全是這樣的,感光度的使用還是要根據你的拍攝題材跟當時的環境來決定的。ISO100-400下,畫面往往干凈、純潔、細節豐富、色彩艷麗。但是在光線不好的時候,即便是光圈全開到最大,在 這樣的ISO下你可能還是只能使用較慢的快門速度拍攝,手持拍攝的話很容易把畫面拍糊了。這個時候為了保證畫面不虛掉,只能通過提高ISO來實現了。












因此,除非在放大比率較低的情況下,一般推薦使用手動對焦。使用以下的技巧可以更快速、更準確地完成手動對焦。





  海與沙灘的分界線、女郎的背影構成的點,都在黃金分割位置附近。假設海與沙灘的比例相等,女郎走在正中,構圖就很凝滯


金花蟲的警惕性很高,為了捕捉到更生動的姿態,攝影師首先把鏡頭調整到最近對焦距離,然后緩慢移動身體,找到清晰的焦平面后按下快門拍攝。拍攝數據:f/14, 1/250 秒,ISO 100,焦距 90mm



這種方法比較容易合焦和控制景深,熟練以后可以嘗試更多有趣的構圖,突出不同昆蟲的特點,拍出更具視覺沖擊效果的照片。


  構圖的方式上主要分成以下幾種:



初期拍攝昆蟲時,盡量選用標準的焦平面原則來構圖。焦平面的選擇應該盡量與昆蟲身體的軸向保持一致。如果拍蝗蟲一類的長型昆蟲,選擇的焦平面一般與身體平行;對于展開翅膀的昆蟲,如蝴蝶,應該使展翅的平面與焦平面平行,也就是盡量用昆蟲身體的最大面積與鏡頭平面保持水平。



  (3)背景和前景選擇技巧


塑料盒內部襯錫紙反光自制大號的碗型和方形柔光罩

雖然你手里相機的最高感光度可以達到數萬,但是我們一定要避免時刻使用最高感光度進行拍攝?;旧袭敻泄舛瘸^一定的數值以后,傳感器所捕獲的畫面的細節、色彩層次都會變差。最大的問題是噪點, 使用最大感光度拍攝必然會使得畫面出現非常嚴重的噪點,圖像質量遠遠不如低感光度拍攝的。





在數碼時代,你可以把感光度簡單地理解成相機傳感器的敏感程度。ISO越高、感光度就越高,相同光照、時間與光圈下,你所能獲得的畫面曝光就越亮。



為了解決自然光損失的問題,需要采用適當的手段補光。常用的工具包括反光板、外接閃光燈、環形閃光燈以及雙頭閃光燈,它們都可以在拍攝時產生均勻的可控制的光線。另外,一只專業的內變焦微距鏡頭也可以避免鏡頭伸縮出現的擋光現象。



手動對焦拍攝昆蟲的技巧



你會很驚訝地發現,ISO并不代表某個復雜的技術,它其實是相機感光度的一個衡量標準。但是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最早的時候,ISO其實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的英文縮寫, 也正是這個組織對相機的感光度做了量化規定。







拍攝這幅作品時,攝影師把閃光燈放在了昆蟲的側后方,這樣的光線讓環境中的花朵顯得非常柔和,而甲蟲凸凹的表面則在光線下顯現出了更好的質感,暗影中的頭部使畫面略帶上了一分詭異,鮮明的色彩與明暗對比,效果非常突出。拍攝數據:f/14, 1/250 秒,ISO 100,焦距 90mm

方法一:通過積累的經驗大致確定與昆蟲之間的距離后,轉動鏡頭上的對焦環對準昆蟲的眼睛手動對焦,直到取景器中眼睛顯示出清晰的影像時,按下快門。











攝影是用光的藝術,在微距攝影領域,光線顯得更加重要。很多微距昆蟲攝影師最喜歡明亮的多云天氣,這時光線很柔和,陰影也不會太生硬。清晨的露珠會使植物和昆蟲看上去更嬌嫩,早上和傍晚的斜陽十分利于刻畫細節。不過,微距攝影非常容易損失光線,主要原因是:






這幅作品在下午 4 點左右的自然光下拍攝,逆光讓小小的紅螞蟻變得晶瑩剔透。守候了很久,它竟然擺出了 “單手俯臥撐” 的姿勢,在逆光光線下,前景土粒的剪影與地面搭建了一個天然的畫框,畫面層次更加豐富。明暗的對比也使色彩鮮艷的螞蟻更加突出。拍攝數據:f/10, 1/125 秒,ISO 400,焦距 90mm

角蟬最鮮明的特征是它尖尖的犄角和猶如毛線纏繞的頭部,因此,這幅作品完全采用了正面的肖像特寫拍攝。更讓人欣喜的是,在拍攝時,一只紅色的小蟲子正吸附在它的頭部,仿佛是戴上了一朵鮮花,角蟬的形象更具卡通意味。拍攝數據:光圈 f/13,快門速度 1/250 秒,ISO 100,焦距 90mm



2. 尋找交配和覓食的昆蟲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最高感光度就不能使用,在極端的光線條件下,又沒有三腳架,提高ISO保證手持快門速度是唯一的選擇。畢竟能拍到總比拍不到或者是拍虛掉好吧?噪點歸噪點,還是先拍下來再說!


選擇上限








使用微距鏡頭拍攝昆蟲時,鏡頭離拍攝對象非常近、放大倍率也很高,景深會變得非常淺,能夠清晰對焦的范圍也非常有限。即使使用一般攝影題材中常用的小光圈 f/8,在拍攝時也只能保持很少的一部分清晰。


3. 捕捉昆蟲的互動瞬間


所以我應該時刻堅持使用最低的ISO拍攝?









4、詳解相機的噪點



這在實際使用的時候往往就意味著拍攝同樣的場景跟畫面,為了獲取同樣的曝光亮度,你在提高感光度后就可以使用更高的快門速度或者是更小的光圈來實現。在弱光環境下,為了保證快門速度經常會這么干。



1. 熟練把握焦平面構圖


  8、日落法則



可以嘗試自己制作柔光罩。使用方形或碗型塑料盒,在里面襯墊一些錫紙反光,加在閃光燈前就可使用,雖然簡陋但很實用。柔光罩的尺寸可以做得大些,在拍昆蟲時,外部的光線幾乎都被擋住了,較大的柔光罩里漫射出來的光能更好地模擬柔和的光線,減少陰影的產生。




能具體說說ISO的使用嗎?



  1、焦距長短對景深有影響


對于很多題材的拍攝,往往需要保證一定的快門速度才能夠拍出清晰的畫面。這個時候你可以通過設置最低快門速度來實現,相機會優先保證快門速度,在此基礎上再提高 ISO或者是增大光圈來滿足曝光的需求。


  八、照片構圖技巧


最低快門






ISO感光度知識




為了獲得立體感更強的光線,拍攝昆蟲還經常使用離機引閃功能。使用連接線把外接閃光燈與相機連接,這樣,閃光燈可以遠離相機進行閃光,能夠得到更加豐富的布光效果。



為了避免景深過淺,微距攝影常常會使用 f/10~f/14 的小光圈拍攝,在單位時間的進光量很少,導致光線損失。微距攝影經常會使用近攝接圈、皮腔等附件提升放大倍率,它們都是著名的 “光線殺手”,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取景窗中漆黑一片。微距攝影距離拍攝對象很近,特別是使用高放大倍率拍攝時,鏡頭幾乎緊貼被攝對象,這會擋住大部分的自然光線。






  選購好了一款數碼相機,現在就可以開始入行拍攝了。想要拍攝出精美的數碼照片,那么就需要根據場景的需要,選擇不同的拍攝模式,還需要注重感光度的大小、白平衡的選擇、控制虛化背景、構圖的框架、光線的方向、側光點的選擇。接下來我們就來觀觀該如何拍攝照片。


  在復雜的光線及強對比高反差德環境下中,利用自動曝光或者快門、光圈優先模式,有時很難照顧全面,無法突出主題,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時就需要拍攝者手工對設備進行相應的曝光參數調整,這就是曝光補償(expose value),也稱±EV。對于初學者來講,曝光補償一般用于靜物、景物拍攝的場合。這個場合適合從容入行參數調整,用不同的補償方案拍攝多張照片以供挑選。不過在存在反差極大的畫面中,曝光補償很難照顧全面,容易顧此失彼。




想要在畫面中呈現昆蟲的特性,只有經過精心的構圖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你可以從最基本的三分法則入手,把昆蟲的頭部安排在畫面的三分點附近,也可以嘗試使用下面介紹的構圖方法,捕捉精彩瞬間。




3、設置自動ISO的技巧



5、降低噪點的方法

兩只螞蟻優雅地站在地面上,像人類一般相互注視、親吻,這樣的作品更容易吸引觀眾的目光,令人忍俊不禁會心一笑。拍攝數據:f/9,1/80 秒,ISO 500,焦距 90mm


国产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播放|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99热99这里精品5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